雞血墨玉
雞血墨玉來自1.5億年前
在C廳,有一塊車輪大小的雞血墨玉奇石,發出幽暗的光,引來許多收藏者觀看。中國石文化萬里行公益鑒賞大使邢瑞忠圍著石頭愛不釋手,“它來自1.5億年前,現在國內已絕無僅有,這是首次在吉林省展出!毙先鹬艺f,墨玉本來就很珍貴,如此之大,帶著雞血的墨玉就更少見。它是奧組委特展國寶,重600公廳,來時,花了1萬元從中國地質博物館用汽車運來,由4個保安押送的。盡管如此小心,它的防彈玻璃在來時還是碎了。展出成本如此之大,要不是國家級民博會,根本看不到它。
鑒寶一生 笑靨如花 ——中國石文化萬里行公益鑒賞大使﹑著名奇石鑒賞家 邢瑞忠 撰文/董喜陽
邢瑞忠目前是中國石文化萬里行公益鑒賞大使駐東北特派員,供職于文化部.現年57歲的他,半百人生一直都從事奇石古玩鑒賞工作.可以說他眼中過目的珍貴金銀玉器和奇石不計其數,這其中也自然不乏傳家之寶.記者在網上用百度搜索"邢瑞忠"三個字,竟然搜索到40余篇有關奇玉石鑒賞專家邢瑞忠鑒賞收藏活動的報道,以及中新網的視頻報道.
記者在某個下午的時間里遇見了網上的邢瑞忠,也在某個上午的時間里遇見了生活中真實的他.滿屋子的奇石怪玉,堆砌著的古玩瓷器,讓人不自覺的就沉浸于觀賞小小博物館的氛圍當中.滿墻壁的書法作品令在記者的腦海中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,而在交談過程中,邢瑞忠解開了記者腦中的謎團:原來他還是書法愛好者,百大佳釀,甚至是獨樹一幟的書法大家,他利用八年時間自創研制的無筆畫,一嗨租車,竟然在中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.
這一切都讓記者感受到采訪的突如其來,但邢瑞忠的慈祥與平易近人,也讓記者感受到了一個專家學者的和藹可親.
采訪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著,稍后而來的電視臺記者也加入到了我的采訪行列,與他面對面地交談,感受到他"非常喜好"的程度,初識了他走過的研究、鑒賞、收藏之路.
笑談鉤沉傳家寶
在邢瑞忠看來,所謂的傳家寶一定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﹑人文價值,而它自身的物質價值也是它之所以成為傳家寶的保證."在我鑒寶的過程當中,遇到過很多的傳家寶,不如歷代相傳的玉墜﹑煙袋﹑燒香的銅碗等.其實很多的物件本身的經濟價值并不是很大,只是它們和一個家族有著千絲萬縷關系,對一個家族的興衰存亡有著莫大的關聯因此也被視為傳家之寶."
看過電視劇《喬家大院》的觀眾都會知道,有一樣寶貝,相信大家不會陌生.在整個故事中,它像一條線索貫穿其中,當大晉商喬致庸的事業每到絕境之時,它都會適時出現,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"翡翠玉白菜".目前,都是鉆石是最奢華的傳家寶,它可以隨時變賣,市場價值肯定高于"翡翠玉白菜",但是對于喬家而言,它的意義遠不如后者.
邢瑞忠鑒賞了很多穿越時空的寶物,其中最主流的傳家寶當屬玉器、金、銀、珠寶等物.去年他在浙江鑒定了一件"長命富貴鎖",據說是持有者目前還在佩戴,那是他祖父和父親相續佩戴過的.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進步,傳家寶已經逐漸從那些真金白銀的實物,漸漸稀釋為概念與精神上的意義."在長春有一個持寶人帶過來一顆珍珠,不知何物,讓我幫忙鑒賞下.經確認,那是清朝官員頂戴花翎上鑲嵌的一顆紅寶石,市場價在20萬元左右.這時持寶人才猛然想起,祖上有人做過大官,還給我講述了傳承的過程,讓我覺得很開心."
據邢瑞忠介紹,他目前鑒賞過的最值錢的傳家寶是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出土的奇石——小雞出殼,估計市場價值在1.3億元左右.
走出傳家寶的物質價值誤區
"傳家寶并不一定是以物質的好壞優劣來衡量的,它應該是一種積淀,它不應該只具有經濟價值,情感的價值才是傳家寶的真諦.其實,每次鑒賞完畢,令我收獲頗多的不僅僅是大開眼界,而是聆聽到一個真實且動人的傳承故事,或是告訴別人一段被光陰掩埋的歷史."誠如邢瑞忠所說,現代人通常都會把祖輩上遺留下來的東西拿出來,或鑒賞后持續收藏,或找到買家高價出售,而當專家說經濟價值不大時,持有人會氣憤的抱怨前輩:"這種東西留下來真是莫名其妙,真不知道祖先們是怎么想的."這樣的語言已經屢見不鮮,其實這就是人們對于"傳家寶"的傳統認知觀念的錯誤,也就是邢瑞忠口中所說的"價值誤區".
邢瑞忠告訴記者,鑒賞活動的開展,讓鑒賞專家告訴持寶人的不單是傳家寶的物質價值,更應該是一種家族傳承的行為習慣,一粒精神火種,從而對后代子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,那樣的傳家寶的意義也許更為巨大.
"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寶物,我們可以給予鑒賞,但是無形的家族精神我們永遠無法給予估價,因為那是無價的,并可以一直延續下去,成為家族歷史上的一種可能."他鑒賞過一個自行車,那是1951年第一輛出廠的"飛鴿"牌屬于中國人的自行車,經過三代人的騎用,卻一直保存完好,因此,邢瑞忠建議持有者要一直傳承給后代,因為那是時代的印痕.
與寶為伴無悔一生
"看到有收藏愛好者花高價購買了贗品,心里真不好受."邢瑞忠介紹說,他"特別執著"的并不是擁有多少藏品,而是公益鑒賞,推廣奇玉石文化,讓更多的人了解奇玉石,珍愛奇玉石.就像是對待傳家寶一樣,它的真正意義不在于你所擁有它的物質價值,而是它背后所流傳的刻骨銘心的故事,以及對于一個家族,對于一個人不可替代的影響和責任.
在長春長江路花鳥魚市場邢瑞忠簡單而又優雅的辦公室里,總有奇玉石愛好者前去咨詢,可謂門庭若市,他總是熱心回答絡繹不絕的拜訪人群,從來不收取任何咨詢費.
憑借獨到的眼力,邢瑞忠收藏一定量的奇石精品."我所收藏的這些都不是我的傳家寶,我的傳家寶是一種韌勁,是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,從我的祖先一直傳承下來."記者對于邢瑞忠的話深信不疑,他的父親因為他喜愛玩奇石,花高價收藏奇石,曾經給了他一個"不務正業"的評語.但邢瑞忠自圓其說解釋道:是"非常喜好"令他"不務正業"的.
從邢瑞忠所從事的工作中,我們不難發現,正是這種看似"不務正業"的堅韌毅力和挖掘精神,才讓他玩出了花樣,開創出了一片與眾不同的鑒賞事業,單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邢瑞忠的傳家寶才是真正傳出了幸福﹑健康﹑夢想和快樂.
|